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去年断断续续写的三篇关于职业观与人生的文章:

1. 是去环游世界,还是乖乖呆在办公室?

理想主义者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永远不会再做了。现实主义者提醒我们现金流和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是该大胆离开追求理想的仰望星空,还是该脚踏实地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经济学上说,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人们面临选择,很多情况下,这是相互矛盾的选择,你可以有两个思路,无论是“青春就一次”“人生能有几次疯”的放手一搏,还是认真权衡机会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思考,都无所谓。关键是想明白自己真正热爱的和目标?(如果没想明白,那给自己时间把想明白这个问题作为Priority Number One的目标)。没有目标或是错误的目标(某种对现实压力的逃避?以享乐为目的?)的旅行(或是留学)即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收益和学习到的东西非常有限。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兴趣和目标的工作也让人闷闷不乐,停滞不前。 其次弄明白你的底线是什么?放手一搏的勇气是不够的,可之后你能否忍受低起点零基础的工作从头开始,别人抛开一切就去环游世界了,可想想人家一年回来可以从餐厅端盘子开始工作你可以吗?人家大学期间就创立了N个网站赚钱供自己学费了,你行吗?

对于那些理想主义者来说,现实是残酷的,刚毕业的人生及社会经历能做什么?如果你人生的前二十年基本靠父母的钱过活,读了一肚子的书却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事情,也没吃过什么苦头,大呼改变世界是不现实的,去做公益只能付出劳力,搞不好还碍手碍脚。在社会上混一圈,积累了经验和财富,再来实现理想才会有更大的贡献。

那些在办公室的人总会说,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真无聊,看得到尽头的人生真可怕,如果要说我现在学到最多的一点是什么,那就是任何情况下,千万不要抱怨某种生活模式的乏味无聊和一成不变,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你自己愿不愿意去改变。无论在任何领域,厉害的人是在任何极端环境中都能活得精彩,发掘出别人无法发现的趣味与创新,如果生活乏味,不妨学学收集生活经验,体验不同的职业人生,每周去尝试不同的新东西,学习新的技能。

以上只是一些思考的角度,不要太有挫败感,抛开这些,我总觉得多元化的人生才是激动人心的,不同的经历(无论成功失败)都会是人一生的财富,突破和冒险的前方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新世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有什么可以lose的呢?大不了一切从头再来。

对于这个问题的个人结论:在想清楚前面几个问题的前提下,be ambitious to live up your dream!

(类似的问题:是去做一年AIESEC还是乖乖找工作,去休学实习一年还是继续读书等等。)

2. 付诸实践:不要焦虑,要行动

我一直觉得自己最失败的一点在于行动力,每天可以有很多新的想法,但却都没有了结果。

现在越来越觉得行动和经验远远比空想和理论来得重要,就好像如果真想学好一门语言,那申请一个对象国签证自己飞过去,从租房子买菜开始,注册语言学校边学习边交朋友,待个大半年,成果或许比在国内花几千块在语言学校来的出色。(比如很多韩国人就跑到菲律宾学英文,或者去澳大利亚做working holiday一年)。花四年本科的时间和金钱如果没有其他收获,光学一个作为工具的语言其实想想还是一件挺白痴的事情,除非你的目标单纯到我就是要成为一个最出色的翻译。

反复告诫自己不要做空想家,要学会非常非常的down to earth,如果不知道啥叫down to earth,来非洲看看那些初中学历不会任何英文就跑来做服装玩具贸易的义乌人,温州人,听他们讲讲自己的经历,给我的感悟大于任何一门管理学营销学的课程,现实中讲的就是这种result-oriented。先明白这些,再去扎扎实实的学习MBA课程,这才是硬道理。

当你有一个想法(无论是创业,改变世界,实现童年理想,赚钱等等。)的时候,就应该在几个小时候内把商业模式和系统逻辑想清楚了,尝试写出一个Business Plan(或者proposal),然后一周内做出一个雏形(像Google一样把它叫做Beta版),推出这个雏形之后,才去跟大家讨论,获取建议、想法,并改进成真正的Beta2.0版,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做好从失败中学习的准备,绝对不要想着马上就能取得成功。事实上,一个月后的情况是怎样都完全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一个网站只需要100多块钱加上几天时间就能架起来,B2B网站像淘宝和Ebay可以让你以最快速度尝试几乎所有新的Start-up想法。

同样的道理,雄心壮志的看完一本书然后叫嚣着想要改变世界是没用的。纽约时报每年选派年轻人去非洲进行体验报道,看到很多人回来后都会考虑更实际的东西,比如如何把热情和理想主义付诸实践?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你应该扎扎实实进行计划,比如去了解NGO的运作(看一些Social Entrepreneur的case,困难是什么,怎么克服等等),去申请一些UN或者海外志愿者的项目(AIESEC有一些,除了它只要你肯找,非常非常多),自我教育并采取积极行动(通过在线网站向你看好的国家的一些项目进行小额投资)。如果你的野心在于贸易,那计划着每个月不去咖啡馆省下几百块钱,一年后去B2B网站上开始一个小型的创业项目等等。不要等,要去kick ass to get shit down!!

把自己push得狠一些,不要有limit。不要抱怨自己没有时间阅读文学,历史和哲学(去看看耶鲁的Open Course,把原版书找来从经典开始一本一本读,慢慢思考写笔记,可以说没有认认真真啃下几十本原版书教育经历是不完整的),英文是必须的(或者其他N门语言,越多越好),IT能力(包括如何做出一个网站呈现自己的想法,小到如何写规范的邮件等都是加分项),政治学和经济学等这些是现代社会立足的根本,值得花几个月的时间把最基础的东西啃下来。这些东西无论什么专业和职业,没有理由这些都必须很强。

那些职业生涯规划,特别能忽悠人。特别是在一个Everything is possible的二十多岁的年纪,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现在把最基本的东西扎扎实实的弄好,这才是将来生存质量的根本,焦虑说到底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自信,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

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东西,看起来是一份职业,但从其根本来说,还应当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品质。乐观、积极、专业、开放、谦逊、勤奋、不认输、坚持、自信。

3. 谈职业生涯与人生

这样的例子(同学毕业一年挣20万,拿到知名外企的Offer等)给我很大压力,别人赚那么多钱,过那么光鲜亮丽的生活,那么我的人生追求呢?我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到底是什么?我给自己的身价定位又是多少?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也说到过这个问题,她打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大意是说,操场上慢慢散步的老者遇到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会慌张吗?因为彼此都很明白,有人散步,有人跑马拉松,有人百米冲刺,只是目的不同罢了。

有时想想所有专业所有学校的学生都把薪水和社会地位作为评判成功的标准,那这个社会会有多么可怕,那种毫无理由的对于投行咨询四大的狂热常常让人不解,而且身陷其中还不能看得明白,过了找工作季回头看那时的状态,仿佛是现在在局外看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纠结一样,总会有一种狂热的激情冲昏我们的头脑。那种“啊,某某公司的offer,好牛啊。。。”的狂热,然后就不顾一切的开始网申。现在看来还挺有意思的。

《第一财经》专栏写过,我自己改了改,每次碰到职业选择,就拿出来问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观察在这个职业中工作了五年,十年后的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每天思考怎样的问题,他们的爱好是什么,他们关注些什么东西,他们的价值观是怎样的?然后自己考虑如果每天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会志同道合吗?那样的状态是我心里期许的吗?其次,思考工作是你所爱吗?退一步说纵使现在你不爱,那学习一段时间后你有可能爱上它吗?最后,它给你学习的动力和发展的机遇吗?

这些说到底还是老生常谈。冯唐说,工作最好做你喜欢做的和擅长做的,哪怕你喜欢做的和擅长做的是码字、洗菜或者锄草。工作最好周围有一小群你喜欢的也喜欢你的人(比如选择AIESEC的chemistry而不是学生会的chemistry)。现世里,工作往往占据你大部分有效时间,如果周围的人无趣,生命容易无趣。但又不能小看工作,工作能让你的生活更平衡,即使你女人和你朋友拐了你的金钱跑了,你如果还有工作,你不怕。

再退一步来说,你跑去曼谷的考山路看看那些千奇百怪的人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价值观如此多元,以至于你会把一种alternative way of living作为自己的生存目标。规规矩矩的职业生涯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option。只要能够生存下去,只要你开心和知足,nothing is a big deal.

对与我来说,理想的职业,说得形而上一些,大概是像写《black swan》的黎巴嫩裔作家纳西姆所描绘的:管理好自己,只做最少量但极为密集(而且有趣)的工作,只关注最具技术性的方面,从不参加商业会议,避免与西装革履却不读书的成功者为伍,并且平均每年休息一年,弥补自己在科学和哲学方面落下的空白,为了慢慢提炼自己的思想,我需要成为一个闲人,一个职业冥想者,懒洋洋地坐在咖啡馆,远离办公室和各种组织,睡到自然醒,贪婪地阅读,而不需要对任何人解释什么。

说的形而下一些,确定一件你一定感兴趣的事情,最好能找到一个人来花钱雇你去做这件事,然后花大量的时间去把这件事做深做好。这是不要贪心被路旁的花花草草迷惑,专注坚持走下去。如果找不到一个花钱雇你做这件事的人,那么就找一个可能你也感兴趣或者与之相关的工作,养活自己,然后用自己剩下的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那件事,坚持下去。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完)

话题:



0

推荐

尹浩龙

尹浩龙

11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在利比亚工作的中国男孩 Henry's Journal:http://haolong.us/blog/ 

文章
  • 文章归档
2011年 11篇